此心归处是京山
李金彪 /文
京寓人之杰,山为地之灵。郧子国都城向东,京源山傲然挺立。汉初置县治云杜,隋改角陵曰京山,县名取之义,城因县而名。2018年,经国务院批准,京山撤县设市。这座朝气蓬勃的山城,她是我的家乡。
中国带“京”为名的城市有三个,除北京和南京外,还一个即是京山。北京在黄河以北,有紫禁城;南京处长江下游,有明故宫。中国之中的京山呢?有“鄂中绿宝石”之美誉,有生态之城之夸耀,有“一棵树、一袋米、一口堰"之显摆,山和水以及阳光空气纯净充裕,颇有现代生活之气息。
早年多次游历南京,领略过古都风韵。“曾作金陵烂漫游,北归尘土变衣裘。芰荷声里孤舟客,卧入江南第一州。” 十朝都会,令人感叹;金陵美景,尽收眼底。于我,却终非久留之地。晚年随女儿常居北京,她是全中国人民的首都。人在京都,环境适宜,未觉陌生,却很难融入其中。京山人安土重迁,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外面的世界很无奈,似一种“漂”的感觉。大文豪苏轼词云:“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。”无论天南与地北,我心归处在京山。
一
我对京山有着笃定一生的情感,只因她山青水秀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,独具的山乡田园风光。龙凤、虎爪山脉横空挺起的脊梁,拉起黛青色的彩带,连接逶迤起伏的田庄,屏障着坦荡如砥的平原。每天,掠过京源山的第一缕阳光,用温暖的语言,开始讲述这座古县新市的故事。
山乡的“桥米”长成了京山的“一袋米”,山地的对节白蜡,成长为京山的“一棵树”。“桥米”乃贡米,拜明皇帝嘉靖所赐。“桥米”为“巧米”。传说明朝嘉靖降世时,啼哭不止,老兴王一家惊恐万分。巧遇武当山真武大帝云游到此,他伏在嘉靖耳边说:“莫愁!贫道为你去寻粮食。”嘉靖当即止住了哭声。真武大帝来到京山西孙桥蒋家大堰山冲里,用脚板踏了踏,手指按了按,便成了几十块田。种出来的粮食,或蒸米饭,或煮稠粥,雪白一片,食之似糯不腻口,如粳不稀软。嘉靖开始吃饭时,只吃这山冲 里产的米,以后进京当了皇帝,也不忘这米饭的味道。巧的是,这几十块田无论风调雨顺,还是旱涝灾害,总产增不过五石,减不过十石,据说是由于皇宫中添人减人的原因。“巧米”因产地孙桥,与之谐音,御为“桥米”,现是“桥米之乡”。
也是一次巧遇,孑遗物种一一对节白蜡在京山被发现。1975年春的一天下午,正在虎爪山调查人工林基地的苏丕林,在躲避风雨中,突然发现一棵棵粗大古树盘根错节,苍老挺秀地站立在眼前,树枝对节平行垂直向上攀升,不禁眼前一亮。后经考证,它是植物学家寻找多年未果的木犀科白蜡树种,全国仅京山市和毗邻的钟祥市狭窄地带极少量分布,储量极其有限,属国家级濒危珍稀植物。它起源久远,在白垩世纪恐龙时代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,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变冷,同时代的物种在地球上早已灭绝,但它不仅孤独地存活了下来,而且在极其狭小的区域适应了现代环境。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“神操作”。在我国,这种古老的孑遗植物称作“植物活化石”,有银杏、杜仲、金钱松、珙桐等少量树种。对节白蜡被誉为“活化石”中的“活化石”。而在京山的绿林山、磨棋观、王家大山、龙凤山寨、虎爪山、太子山、仙女山……千万座山野里,到处都留有对节白蜡的踪迹,它是京山的典藏,青山的奉献。
二
山是树的根,水是山的魂。山的层峦起伏,往往与水相连相生;山的千变万化,水的绰约多姿,需要彼此孕育与呵护。
京山漳水、富水、滶水、溾水、永漋河,五大水系,横向东西。山不转水转,转出了大洪山南麓天地。富水从大洪山东南奔腾而下,进入大洪山国家4A级风景区核心景区绿林镇。“湖北最美风情山水、东汉原乡景区”,“外国人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”。“九曲鸳鸯溪、十里水画廊”连着美人谷,如玉带环绕,又仿佛一条银链缠系绿林山寨。溪水透明、纯静,溶化于山水的迢迢旌旗,自然造化与天工雕饰,在鸳鸯溪里更显和谐、动感而富有激情。
雄浑的大山同样孕育了无数的地下河,在流水亿万年的浸蚀中,有溶洞藏于其里的魔幻般的神奇,成了出神入化的点缀。王莽洞、柳丝洞、老龙洞,宋家丰洞……大量溶洞诞生了。空山洞穿空周围七架山,曲径通幽,蜿蜒流转。“石编钟”在不经意的敲击中唱起动人的歌;“金龟恋蟾”则在千万年的厮守中戏说着生动有趣的传说。长在南山的仙女洞,纳祥藏云,深不可及。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坚贞不屈,古今传颂,殊不知,董永的儿子就住在仙女洞旁的潼泉寺下,出没飘逸的仙女总能勾起后人无尽的向往和想象。
仙女洞又称仙女泉。京山 “七十二名泉”,藏于深山峻岭中,为“五水”之源泉。灵泉山的泉眼头涌如鼎沸、汩汩翻滚,是为首泉;宋河的四股泉喷珠吐玉、不舍昼夜、只争朝夕,为富水河第一泉流。滶水的山泉气势奔放,泉流如注,声若洪钟;潼冲的吞吐泉则极尽温柔,举步轻盈,在悄无声息中吐纳自如。同为名泉,风格迥异。有的泉从山顶溢出,有的泉从山脚喷涌,有的泉从山腰奔泻而下,或形成瀑布垂挂于悬崖,或汇成小溪迭荡于山涧,或缓缓流动于原野田畴,一觞一咏都是歌,一唱一和皆为诗。
京山泉享誉荆楚,名气大莫过于温泉。她长在汤堰里,所谓“一口堰”也。“气浮兰芳满,色涨桃花源”、“愈疾功莫尚,变盈道乃全”,诗仙李白沐汤泉,一语道破了汤堰泉的保健和医疗价值。如今,人们在氤氲流飏的气息中,总能感受到来自生命内部的昂扬与勃发,这份超然,已远不是任选一方池澡浸泡身体的悠闲所能比拟的。且“一口堰”地处山城新区,极具开发前景,未来可期。
三
热爱京山,只因山的厚重与不屈、水的深远与豪情,此刻,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,她向世人展现的是,一幅幅历史文化画卷。
大洪山的巍峨环拥广袤的土地,汉江水的膏泽滋养勤劳的人民,五千年文明渊源流长。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,年代久远的农耕文化,春秋时期青铜文化,与华厦文明同根同源。京山是举世闻名的屈家岭文化的发祥地。司马河原野上长出的第一株稻,屈家岭陋棚打造的第一辆纺轮,易家土窑里烧制的第一批生活用品,仙女山下建筑的第一栋民居,开启人类的文明,加速社会的演进。蛋壳彩陶与彩陶纺轮和陶塑的红陶小动物,为全国原始文化中所仅有,见证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辉煌。
当“曾侯壶”从坪坝苏家垄的地层中掘出,人们惊讶地揭开了青铜古国的神秘面纱,精美图案的艺术表现、娴巧圆熟的铸造工艺,令人震撼之余叹为观止。苏家垄文化发现了“九鼎七簋”“曾中斿父”“曾伯桼”“克逖淮夷”……等文物与铭文,暗示苏家垄存在作为曾国都城的可能性。曾国将近八百年历史,在与楚国的对峙与合作过程中,有其强大的智慧与实力。“金道锡行”铭文印证了“金道锡行”确实存在。铜锡之路北通都城,然后影响整个中国社会。古曾国所在地坪坝,兼具青铜器的生产、加工能力,它将南方运输而来的铜矿资源进行冶炼,是江淮与中原地区之间金属资源生产、流通、管理的重要节点城邑。惊世文物的背后,是对古曾国文明的解读和还原,使京山文化更加丰富多彩。
山河壮丽,分野有象,京山屡屡创造历史丰功伟绩,屡屡翻新时代文明符号。二千年前,北部王匡、王凤、王常领导的“绿林起义,成为“光武中兴”的源头,毛泽东高度评价。"三王"聚众造反,最后回归于封建统治,成了封建制度下的殉葬品。时下世人对“三王”造反难不免有不恭之辞,也有"学者"忌口绿林文化,沉沦历史。而我,“绿林好汉”已镌刻在心中。一百年前,南部“刘氏三杰” (刘英、刘铁、刘杰)在永漋河畔发动的响应辛亥革命的武装起义,是一场革命追随,是一次文明突进。有着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、宇宙感悟;比较爽朗的主体精神、理性思考。刘英慷慨就义时留下遗书:“夫无所谓痛苦也,从容就义而已。”一个先驱者卓越到了平静的震撼,也是“刘氏三杰”坚守信念所能作的革命实践的极致。他们为推翻封建帝制的先锋,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,是京山近代社会的第一座高峰。
历史为经,地域为纬,彼此交织,色彩斑斓。京山中部有一条特殊的河,暗红色石底板托起的河流,盘绕在崇山峻岭之中,一脉石上的清泉直上源头,京山人称她为"红河"。"寇深日亟已无家,策马洪山踏日斜。风自寒人人自瘦,拼将赤血灌春花。"(陶铸诗)这里曾经是抗日革命根据地,鄂豫边区大本营。绿林的后代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着红色京山的奋斗之歌。贺龙、陶铸、李先念、陈少敏等,曾策马“红河”山川,坪坝街、大山头、石板河、丁家冲、八字门、小焕岭、罗家祠堂……到处留下了英雄的足迹,英雄们的壮举沉淀着一个民族敢于担当的勇义与倔傲不屈的豪情,红色文化与京山血脉相连。
四
京山文化昌盛,战国大儒仲良氏“产”于此。不必怀疑,古城东南方向,永兴南庄村陈子山,“定然是陈良之山也”。百度上,陈良,荆楚大儒,湖北京山人,为南传儒学宗师,儒家八派“仲良氏之儒”学派代表人物。据传是屈原的老师。孟子说:“我听说过用华夏之道改变夷狄之道的人,没有听说过被夷狄之道所改变的人。陈良是出生在楚国的人,他喜欢周公、仲尼所传的道,到北方中原一带学习圣人之道,北方的求学之人,都没有几个能超过他。”
1993年10月,郭店一号墓出土大量楚简,均为先秦时期的文献,共16篇。除2篇道家文献外,其余14篇均为儒家著作。《缁衣》《鲁穆公问子思》《穷达以时》《五行》《唐虞之道》《忠信之道》…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。据学术界推测,其作者极有可能是“仲良氏之儒”,即生于楚国的陈良。
明末清初“观音四谭”中的谭之琥,因居住在观音岩东,故亦名东岩,致力汉唐注疏,官广济教谕。这个嗜古博雅、著作等身的京山人,具有“精核详瞻”精神,从浩如烟海的楚简汉册中考证出陈良故里“委系于京山”,是不容怀疑的情理中事。于是,呈请朝廷批准建祠。南庄东二里山丘“楚陈良故里”古碑,为清代南庄人易履泰所立。今陈良庙不在,山顶有被毁的笔冢,山坡有墨池二方,有一处学宫遗迹。安陆进士陈中龙拜访陈良庙后题一楹联:“不纵不横,战国之中真儒者;非杨非墨,子舆之外只斯人”。永兴南庄一带旧称“陈良乡”。我曾在永兴主事多年,多次踏勘此山,敬仰先贤。陈子山文气氤氲,烨然生辉,乡人讲起陈良大儒,引以为傲。
文化是思想的载体,思想是历史的航标,创新、表现历史文化。京山文化源于传统主流思想。释道儒合一后,京山寺庙方兴未艾。三阳开泰,太阳寺闻名遐迩;多宝寺钟声响起,潼泉寺开光典礼。古道旁,泉水潺潺,积翠凝蓝;阡陌里,一道短桥,一片烟云。抬眼望去,北麓山上,一个峰峦接着一个峰峦,群山竞秀。白谷寺、滴水寺、龙泉寺、观音庙、苦竹庙、财神庙、花台山庙、灵泉庙,玉皇庙……一个庙宇接着一个庙宇,依次而下,正验了庙宇入目处自然风物的秀美。长庆寺、天王寺、兴阳寺、芭蕉寺,京山之域的四大大古刹在现代战争的洗礼和文化浩劫中梵音落尽,在老人的记忆里,还依稀记得昔日人声鼎沸的景象,往往津津乐道于庙宇的庄严宏伟和信徒们的虔诚膜拜。
五
当历史的画卷徐徐铺开之际,又一幅清丽的开放画卷映入眼帘。放眼京山,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,是不断发展创新的大美京山。
我写过京山的“横大路”。它“西拱帝乡,东连省会”,坎坎坷坷的路基上,被磨光的石头暗暗发光,那至今还残留着的骡马蹄窝车辙痕印, 像一条涌动的生命河流。京山自古中部一条路,明清时,正是“横大路”的高光时期。可是到了近代,古路渐渐落伍了。上世纪中叶,“五水”上游相继拦河建坝,河运停止,本是道路崎岖的京山,靠着单腿独行,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行路难。山水不语,斗转星移。如果有人问我,新千年京山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?那一定是山水间通往春天里最美的路,它让京山产生质的飞跃。2003年6月,长荆铁路相继开通货运、客运列车,结束京山人出行无火车的历史。当第一列火车披红挂彩驶入山城时,万人空巷,十里长歌,至今耳畔还时常会响起那震撼人心的欢呼声。铁路先行,随岳高速、武荆高速公路相继建成,贯穿京山南北与东西,通往乡村的路全境升级,2021年沪渝京山南高铁开建,于南乡雁门设京山南站。由此,山门大开,把山水的诗意,自然的灵空,人文的美景,形神兼备地呈现于世。
我写过京山城。千年古县的山乡城池,绿色宝石的种头晶水,溾水绕城2000年,有春荑之柔嫩,有秋波之传情。“淡淡东风晓雨晴,薄寒天气近清明,草铺秀岭来春牧,烟起平畴事火耕。新柳向人偏弄色,幽花满地不知名。驱车又过京山去,怪石纵横水有声。” (《京山道中.明,卢雍》)原生态美景尽收眼底。明出进士40多位,清建文峰塔昭示后人,“荆楚三秀”名副其实;八古景诗情画意,“观鸟之乡”实至名归,人文山水风光无限….这座城,曾遭遇日寇大轰炸,毁于一旦。据说是“蒋县长”招来的一次横祸…… 这座城在新千年后,由于交通的改变,才得以有了井喷式的开放发展的重要条件,于是,京山迅速成长为集产业与休闲于一体的新兴城市。著名的生态农业闻名遐迩,工业步入湖北县市第一方阵,旅游与康养风生水起,方兴未艾,南城、北城构成中等城市构架。绿林小镇、温泉小镇、太子小镇、高铁小镇,对节白蜡小镇、农谷小镇,网球小镇……等特色小镇应运而生,青山碧水托斜阳,一望城楼水更长,尽显山水小城景色。
我已无法摆脱京山,如同无法不呼吸清新空气一样,如同农民闻不夠稻花香一样。3520平方公里的京山,融入现代都市,更是一种境界。森林覆盖率近5成,拥有绿林山、太子山两个国家4 A级风景区,虎爪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惠亭湖湿地公园,高铁连接沪渝三峡,与天下共享武汉半小时生活圈、“武汉后花园”。
无论走多远,无论身在何方,我的灵魂都依附于京山,眷念于她聪慧而鲜活的笑容,陶醉于她纯美的意境,守望于她古朴的深厚,我愿京山载着山乡的梦想前行。于是,我用余生的10年时间,断断续续地书写了京山的山水城池,人文故事,不乏有自己的经历感悟,辑成《东山日出》《东山夕拾》《东山月明》三册,奉献给这方山水,这方城池,这方热土,这方人。
此心归处是京山,我等历尽千帆,归来仍是少年!
图片来源百度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